临夏不夏很清爽,我在康乐有点忙…… 7月13日下午,在甘肃临夏康乐县人民医院,正在开展卫生健康协作的康复专业主治医师段希红与千里之外的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康复科的兄弟姐妹们视频对话,他风趣的话语把大家逗乐了。其实,视频里,近一个月的西部支医,段希红明显黑瘦了许多。

协作科室欢迎段希红
6月16日,段希红与参加甘肃临夏开展卫生健康协作的同志们乘机抵达甘肃临夏后,辗转来到该州康乐县人民医院时已是深夜。次日一早,他不顾身体不适,立即走进协作科室中医风湿骨病科。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段希红就与该科仲主任一起开始了大查房,100多个病人,他一一望闻问切,熟悉掌握病人第一手资料。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一口饭也咽不下,除了饮食不符,更重要的是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反应,让胃肠处于近半瘫痪状态,腹胀、头晕瞬间袭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却用坚强的意志连夺“两关”,取得了正常工作的首胜。

段希红在协作医院楼前留念向家人报平安
闯过高原反应关。失眠、头晕、腹胀、浑身无力,进而头痛,大家都劝他暂时放下工作休息两天。可生性倔强的他不以为然地笑着说:“高原对我有反应,我就对高原有反应”,他一边口服布洛芬片和三九感冒灵颗粒,一边坚持工作。或许是意志战胜了高原反应症,他两天后就“满血复活”投入到了工作中。被同志们赞誉为“高原上的齐鲁硬汉”,他却用其特色的“段式幽默”说:“其实我差一点点就崩溃了”。

段希红在业务查房中
战胜语言障碍关。当地的就医群众大多数是回族,操浓厚的方言,许多医护人员方言也比较重。不仅如此,有许多病人家属对普通话不能完全理解,这就给医患沟通交流带来很大困难。难不住的段希红总是有办法,他设计了一个方言和普通话对照记录本,每天带在身上,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他主动和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交流,遇到不明白的方言他就用汉语拼音记在笔记本上,事后与科室人员请教,直到弄明白了本意为止,半月时间他已经与患者家属“打成一片”了。

段希红在业务查房中
这里由于气候环境和群众劳作习惯的原因,颈肩腰腿痛及关节炎的患者非常多,我要把自己的技术经验倾囊而出,建设一支带不走的针灸推拿技术队伍,让百姓受益。为实现这一承诺,段希红每天带领医护人员业务查房,主持疑难病例讨论,开展科室讲座,讲解常见危重患者的识别及治疗。同时,他利用一早一晚和休班时间,将莱芜中心医院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包括自己10多年向全国各地专家拜师所学到的、自己揣摩所悟的鉴别诊断、临证施术、辨证方药、预防与锻炼一系列治疗技术,手把手的教授给协作科室的骨干医师。为了见证推拿针灸效果,他用自己的身体让当地医生做实验,反复推拿矫正,这让他每天就像“散了架”一样。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科室技术水平日益提升。患者家属们看到段大夫所做的这一切,感动的热泪盈眶。他说:“时间不等人,我在这里每一天要当两天用,不然我回到山东会放不下心……”。

教授推拿技艺
一边是汶水之滨,一边在陇山之南,甘肃临夏康乐县人民医院与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相隔千山万水,因东西协作共同架起为民谋健康的桥梁。又因勇于担当、不负使命的段希红,让情谊的纽带紧紧相连,继续上演着社会主义新征程上的“山海情”。(刘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