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动态 就医指南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设备介绍 科研教学 医学园地 护理天地 专题栏目
  • Clouds
  • Typewriter
  • Bicycle
新闻快报 返回首页>>>
疾风知劲草:记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急诊科

    这是一个时刻准备与时间赛跑的群体,这是一个天天与死神搏斗的团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始终冲在前沿,挽救无数垂危的生命,换来成千上万家庭的笑靥。他们一次次用永不放弃的精神挑战体能极限,他们一回回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刻写“疾风知劲草,危急见赤诚”的丰碑。这个光荣的团队就是享誉莱芜、钢城的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团队_副本.jpg

急诊科团队

井窖救人,他们用生命换生命

    紧张、辛苦,他们已经习惯,只要能抢回生命,他们觉得一切都值得。今年8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急救电话响起:在钢城区某山坡上有人下井窖取姜晕昏迷了……急诊医师黄振辉、护士姚继荣、司机刘东闻警而动,赶往事发地点。接近事发地点时山坡太陡,急诊车无法驶进。夜黑风高,望着对方有手机发出的微弱灯光,一人扛担架、一人携急救设备,一人提急诊药箱,向目的地奔去。坡高路滑,荆棘丛生,他们紧紧抱着急救设备和药品,双腿划出血口也来不及擦拭。赶到井窖旁时,这个打急救电话的人也晕倒了。

2院领导向舍身救人的急诊队员送来慰问金和献花_副本.jpg

院领导向舍身救人的急诊队员送来慰问金和献花

    说时迟,那时快,黄振辉立即施救;刘东和姚继荣探查井窖,借着高光手电,井窖下2米处有一人已奄奄一息,整个井窖里外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刘东、姚继荣整理了一下口罩要下井救人,此时黄振辉抢救的病人已渐渐恢复了呼吸。黄振辉迅速拨打119消防电话请求支援,并向姚继荣发出命令:小姚,我是这次接诊的组长,你在外面看护病人、为消防队员发信号;我和刘东下去救人,你做好病人上井后的抢救准备。黄振辉与刘东前后匍匐前进,爬到井下斜坡与平洞的结合处首先将一人救出,两人的胳膊及双膝全部磕破出血。两人再次下井,发现还有两人已经没有呼吸心跳,两人用尽全身力气将他们背扛到井外通风处,按照急救程序三人分别对三位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现场施救,终于有一位病人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心跳。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将四人抬到救护车上。他们持续的抢救,一分一秒都没有停留,赶到医院后,急诊科早已与全院各科室形成MDT联合抢救专家团队,全力抢救病人。最终这四位病人有两人施救成功痊愈出院。三位急诊队员因负伤和过度劳累,被送入监护室治疗休养。类似的故事,该院急诊科还有很多很多。

3对一名转危为安的老年患者查体_副本.jpg

对一名转危为安的老年患者查体

驱赶死神,他们用仁心换人心

    突发疾病、意外伤害、车祸、醉酒、斗殴、自杀……急诊科每天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急危重症患者。“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急诊人早已习惯,来不及喝水、顾不上吃饭、没时间休息、舍不得下班已是常态。该科主任孙金刚一头的白发与他的实际年龄明显不符,副主任陈岩年纪轻轻就已“聪明绝顶”,护士长刘娜的护士鞋总是鞋面还很新,鞋底已磨破,其他医护人员更是如此。今年8月22日是中元节,下午6点,大家刚刚对一名服农药的患者抢救成功,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一辆私家车已呼啸而至。

4多学科联合救治急诊病人_副本.jpg

多学科联合救治急诊病人

    这是一例心跳骤停的病人。病人在送至急诊科抢救室时意识不清伴肢体抽搐。急诊科立即实施胸痛中心“一键启动”,整个胸痛中心各个抢救单元迅速到位。在该科副主任陈岩的的主持下,急诊医护团队在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开通静脉……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此时病人的儿子在一家酒店饮酒后赶来,对父亲的病情不理解,在急诊通道内吵闹,甚至推倒上前相劝的妻子。经过护理人员的苦苦相劝情绪才稍稍稳定下来。经过7位急诊医护人员和4位胸痛专家的争分夺秒的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心跳,转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当11名医护人员陆续从抢救室内出来时,每一个人的隔离衣都浸出汗水,一名年轻的护士累的顺势瘫坐在地上,任凭汗水流到嘴角。患者的儿子看到眼前的一切,扑通跪在地上连连向陈岩等医护人员道歉。陈岩连忙把病人的儿子扶起说:“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这么幸运,但对每一个病人我们都会用尽全力、永不放弃!”。病人的儿媳激动的哭着责问丈夫:“这么好的医院,这么好的医生,你还想打电话投诉,你还有没有点良心啊”。像这样的悲喜剧在该院急诊科经常上演。

5急诊科代表队护理知识抢答赛中折桂_副本.jpg

急诊科代表队护理知识抢答赛中折桂

勇于进取,他们用勤奋换硕果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室探索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和急重症监护一站式”的精细化治疗体系,实现了病人从抢救到住院的无缝对接。急诊科的急诊量年年增幅,这不仅需要团队的协作力持续加强,更需要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的迅速提升。

    “抢救生命是急诊科常态化工作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准确、及时的病情判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只有高效、有序的团结协作,才能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孙主任对此颇有感受。为了提升科室综合素质,该科提出了“见比武就上、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学习竞争理念。于是你追我赶、心无旁骛苦练基本功。围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多发伤、各种急诊急救流程,对每一个节点进行大练兵。心肺复苏、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留置胃管、洗胃、留置导尿、深静脉置管……,一支经验丰富、梯队合理、业务精湛的急救队伍就这样“炼”成了。

6无惧挑战的急诊救治小组_副本.jpg

无惧挑战的急诊救治小组

    近年来,科室先后荣获“省管企业青年文明号”“莱芜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医院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济南市院前急救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国欣颐养集团技术大练兵团体二等奖”。团队中有“济南市院前急救技能大赛—通气操作三等奖”获得者,有“莱芜最美护士” “莱芜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有山东省护理学会院前急救委员,有济南市医疗服务工作“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先进个人”“济南护理学会门急诊委员”。整个团队24人,有22人在区市级及以上技能比赛、比武中斩获奖项,为医院赢得了荣誉,为战胜病魔增添了力量。

    如果说,医院是一棵参天大树,他们则是与树干息脉相连的一片绿叶;如果说,急诊急救事业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莱芜中心医院急诊科则是疾风中的一棵劲草,默默无闻、敢于担当,无论狂风骤雨,不论白天黑夜,当在最无助的时候让人看到生命的春天。(刘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