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动态 就医指南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设备介绍 科研教学 医学园地 护理天地 专题栏目
  • Clouds
  • Typewriter
  • Bicycle
健康讲堂 返回首页>>>
秋季小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

    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表现

起病急、高热( 体温可达39℃-40℃ ),伴有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

①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1月)接种一次。
    ②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③适当运动,合理休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见于儿童,经飞沫或接触传染。表现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措施

①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公共场所注意佩戴口罩。
    ②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③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于儿童。

预防措施

①目前全国各地区18~24月龄儿童必须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疫苗不足时可单独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流行期避免去人员密集区,如商场等。
    ③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尤其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病程一般为两至三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

预防措施

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②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喝生水。

③室内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不去或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措施

①一旦发现发热伴有皮疹的孩子,应立即送诊并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及时消毒。
    ②确诊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离至病程2周后。
    ③对6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EV71型 重症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

请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若孩子身体不适请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公共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