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今天日期是: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园地 >> 党史学习教育
毛泽东是如何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发布时间:2023/3/17  

    旧中国主权沦丧,统治腐朽,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为了救亡图存,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寻求救国真理。在读书求知与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最终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研究一个拔本塞源的方法”
  青年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列强的欺凌,军阀的反动,社会的黑暗,使他痛感“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他立志“研究一个拔本塞源的方法”,即从根本上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法。
  毛泽东对民族危亡境地深表忧虑,他感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1915年5月,为抗议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人们将5月7日立为国耻纪念日。毛泽东愤然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表达对袁世凯卖国的极大愤慨,显露出勇担使命、雪耻救国的志向。毛泽东认为要救国,青年人要担负起责任,立大志向,探讨事关世界、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他号召大家共担责任,共同行动,彻底改造旧中国。
  “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封建文化禁锢人民思想,阻碍社会进步。毛泽东认为要根本改造社会,必须摧毁旧文化,宣传新思想,开启民众觉悟,“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毛泽东激烈揭露抨击并主张摧毁腐朽落后的旧文化,指出旧文化“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1919年11月,长沙发生赵五贞女士抗婚自杀事件,社会反响强烈。毛泽东连续发表10篇评论文章,抨击腐朽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制度,他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19年7月,毛泽东任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该报开宗明义:“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其创刊号共发表25篇杂文,其中22篇署名泽东。毛泽东不遗余力批判旧思想,宣传新文化,热情洋溢的宣传觉悟了的民众联合的力量,号召人民以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去冲破一切罗网。毛泽东批判旧思想、宣传新文化的活动,启发了民众觉悟,也推动他投身斗争实践,探寻救国之路。
  “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
  根本改造社会,个人力量是薄弱的,必须联合同志,共同奋斗。青年毛泽东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他们“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奋发图强。
  1915年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发出“征友启事”,希望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朋友。启事发出后,得到李立三、罗章龙等五六人的响应。罗章龙还和毛泽东通信约见。1918年4月,毛泽东提议成立并主持会务的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这是一群年青知识分子集合而成的进步团体,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要求会员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通过个人品行的培养,改造个人,进而改造社会。学会成立后,毛泽东主张会员“都要存一个‘向外发展’的志”,走出去锻炼本领,他发起组织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为此,1918年8月毛泽东抵达北京。1919年1月在北京参加了李大钊等指导下的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4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就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了”。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站在领导湖南学生运动的前列,与彭璜等领导成立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开展斗争。12月,毛泽东等领导组织学生罢课,通电全国,发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运动,次年6月驱张运动获得成功。
  在参加和领导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初步积累了斗争经验,认识了民众的巨大力量。但他也看到,运动虽然轰轰烈烈,但并未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救国救民必须有科学真理指引。
  “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为了探寻真理,毛泽东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时事和社会问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新旧思潮相互激荡,他的思想在快速变化中。
  1910年秋,在湘乡县立东山学校读书的毛泽东看到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赞同他们君主立宪的主张。次年春,毛泽东考入长沙驻省湘乡中学后,阅览了同盟会的《民立报》,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政治主张。1911年他加入新军,参加辛亥革命,怀着浓厚兴趣讨论了社会改良主义思潮。此后,毛泽东还大量阅读西方著作,接受过进化论和民主思想。这一时期,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甚嚣尘上,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毛泽东,“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毛泽东在斗争实践中对不同思潮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各种主义主张处处碰壁的现实,使他逐渐认识到要改变中国命运,必须“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找到真正的科学真理进行指引。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日趋广泛,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经李大钊介绍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他阅读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广泛接触学者,探讨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他参加北大哲学会、新闻学研究会和“平民教育演讲团”的活动,实地到长辛店调查,了解工厂生产和工人生活状况。1918年的北京之行,是毛泽东的思想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开端。
  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在斗争实践中,他研究、比较和检验了各种主义学说。1920年春,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这一次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书籍,他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从此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认识到要根本改造中国,“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秘密开展建党活动。正如他后来对斯诺所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这样,毛泽东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来源:学习时报)

·上一页:党建引领聚合力 医保宣传零距离      
·下一页:共筑“红色矩阵”打造党建共建新模式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文化
荣誉集锦
医院动态
新闻快报
通知公告
视频集锦
医讯选载
就医指南
地理位置
就诊流程
检查须知
医保指南
专家介绍
北京专家
院内专家
科研教学
重点专科
教学培训
科研成果
医学园地
医学天地
员工天地
健康讲堂
护理天地
天使风采
护理管理
其他导航
设备介绍
体检中心
专题园地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建院45周年
心脑血管病合作医院成立10周年
向矿工学习争做好医生征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深入群众、接近基层
“学练提争”活动
开展“安全月”
“两学一做”专题活动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7- 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友谊北路3号 邮编:271103 咨询电话:0531-75716147,75716100 急救电话:0531-75716120,75716181 网址:www.lwzx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