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二、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
三、结核病有哪些可疑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月经不调,尤其是连续咳嗽、咳痰二周以上,就应怀疑是否患了肺结核。应到县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四、政府关怀
定点医院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X光检查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治疗的范围包括: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其他费用仍需自付。
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2—3星期后,传染性明显降低。只要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是可以治愈的。
六、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早期结核病患者。
学校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侵害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学校这样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结核病的传播风险更大。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学校制定以下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健康教育
1. 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全体师生宣传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媒介上定期发布结核病的健康宣教信息,让师生及家长了解并学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3. 鼓励师生遵守公共卫生法规,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就医并配合医治。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1. 学校要加强对校园饮食卫生、室内通风和卫生设施的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环境污染;
2. 定期对学校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毒,尤其对于集体宿舍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空气流通;
3. 对于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排放的飞沫要及时清理,避免扩散传播。
三、建立结核病疫情监测机制
1. 学校建立结核病的疫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师生的结核病病例进行监测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2. 对于有结核病病史的师生,学校要提前进行隔离措施,并进行追踪调查,避免疫情扩散;
3. 对于出现结核病症状的师生,学校要引导他们及时就医,配合治疗,避免拖延治疗时间。
四、加强师生健康监测
1. 学校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体检,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2. 对于疑似结核病症状的师生,加强观察和监测,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测确诊;
3. 学校鼓励师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疫情蔓延。
五、加强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合作
1. 学校要积极与当地社区卫生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协力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2. 对于疫情较大的学校,学校应当主动与卫生部门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应对措施,做好防控工作;
3. 学校在疫情高发期要建立临时的疫情应急小组,及时响应疫情,组织实施防治措施。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人体有着严重的危害,希望学校能够通过制定本工作计划,加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公共卫生科
2025-02-10